请假三到五天(2 / 3)

为杜芳霖实在是寒了心。这个错误让他铭记,真正的天下大势人力无法阻止,真正的天命必然会发生,而要杜绝灾祸,需有更巧妙的方法。这是他毕生难忘的第一件错事。

第二件错事,是在数百年前。学海无涯改选教统,杜芳霖代替了母亲的位置,前往成为见证之一。当时他见弦知音忧虑于和挚友太史侯之间越来越难以缓和的关系,想起上辈子看剧时了解到的消息,一时心思浮动便设法在票箱上做了手脚,亲自揭开了那让太史侯倍感羞辱的唯一一票之来源为何。这之后,太史侯果然并没有与弦知音翻脸,而是针锋相对始作俑者东方羿。直到有一日,学海无涯礼部执令与人苟且后抛弃妻女的消息传遍儒林,名誉扫地令人哗然。杜芳霖心知不妙,赶到学海无涯,太史侯已怒而亲手杀死了那位携女质问的女子,现场血流满地只余一名哇哇大哭的幼童。

这件事情的平息,是出于太学主的一纸调令,命礼部执令太史侯自卸职务闭门思过百年,这百年内礼部事物由教统弦知音暂代。射部执令东方羿有替好友太史侯包庇之过错,罚俸十载,以儆效尤。这之后,学海无涯礼部名誉扫地,太史侯终究还是与弦知音有了嫌隙。那名无辜幼童被杜芳霖带回文诣经纬收为义女。这件事给他带来的教训则是,打蛇不死后患无穷。做一件事,布一场局,绝不可肤浅着手于表面,而要看准要害。在当时他决定插手学海无涯教统改选时,哪怕明知道会被太学主看出破绽,也不该犹豫而是应该直接设法将东方羿此人在高位上弄死。他也终于意识到,不是儒门之中黑化的人物多,而是有的时候,儒门之人的手段要比三教中其他佛道,更显幽微而已。

后来太史侯恢复职位。有一名名为月灵犀的少女拜入学海无涯乐部修行。杜芳霖越来越厌恶儒门中人际交往各种手段,这种厌恶和质疑在儒门四锋名为评选实际已认定中达到极致。也就在这个时候,疏楼龙宿递来了橄榄枝,邀请他这位春秋之主参与另创别派,名为儒门天下!

“汝,后悔了。”扇宇定锋坡,被风吹动的珠帘后方,屏风上隐隐约约映着有人起身执扇的身影。

儒门之人喜好名扇。

扇为引风之物,有引动风云之寓意。当然也有一些儒门修者喜好拿着书本笔墨纸砚等物品。不过杜芳霖也觉得拿着扇子最舒服。因此他随手所持之物同样也是折扇,一柄墨玉为骨绘有墨竹的冰丝折扇。

“并非后悔,而是……”不同忧患深的低沉语调。

杜芳霖表情不动看似不拘言笑,声音却温润透着雅致,一字一句宛如从玉中浸出“反思。”

他所犯下的,还有第三个错误。

曾经有感于百姓多愚,儒门陈腐,太学之中只见争权夺利,而无教化众生之实质。当时杜芳霖决定自己别开一派,联合数名儒林好友,在苦境广收门徒,并且在孚言山下另外再开“明德书院”以行教化。书院之宗旨恰好与学海无涯相反,不设门槛,有教无类,但有求学之心者皆可入门,不但传授儒家学说武功奇技,还开设农桑、商贸、匠技等一专业学科,将实践与学识结合为一体。

那个时候,早已名列先天之一的他以为自己一定能够做成前人所未能达成之事。他的犯的错误是,错估了苦境的局势。

四境道集苦灭,苦境地广物博,民生最苦。这苦并不仅仅之是百姓多愚,还有无法避免的天灾,无法去除的。在一个武力至上的世界中,传授下去的知识无法有效地被疲于奔命的百姓施行,被教化的百姓若无上乘的习武资质,一旦死亡依然意味着传承断绝。

后来杜芳霖一共收下了十位弟子,有三位被卷入正邪之争连累同门后死于非命,一位滋生心魔破门而出,还有三人是在外出传授百姓生存技能时遭逢天灾骤变为救人力竭而亡。他解散了书院,将其余三位徒弟驱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