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高度。 “博望侯客气了,我不过是转述他人之言,谈不上传艺之恩。” 所谓制图六体,是西晋时期的裴秀在前人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制图理论,除了没考虑经纬线和地球投影,和现代地图学所考虑的因素相差无几。 没考虑经纬线等因素是时代的局限,但不是裴秀的极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都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的制图理论,甚至在明清时期都在使用, 正如名字所言,裴秀的成果实在是太秀了。 “这些东西装在我的脑子里,不知道何时才能发挥出作用,还是要博望侯这样的大才来学以致用才好。” 这一番话,说得张骞感慨不已,“我从未见过富民侯这样谦逊之人,在你面前,我哪有资格称为大才。 如此胸襟,如此气魄,富民侯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又互相表扬了几句,陆鸣实在有点受不了了, “不过此法还有缺陷,博望侯不可不察。” “什么?”张骞大为惊讶,在他看来制图六体已经极为完善,所有能考虑进去的东西都考虑了进去,怎么还会有缺陷? “不知博望侯发现没有,所有大范围的舆图中,都是越靠近测绘中心地区的越精确,越是远离测绘中心地区的误差越大, 制图六体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裴秀的局限在于,他的制图理论需要地面都是平的才能保持精确,但地球不是平的,只能在部分区域里保持相对的平坦。 张骞自然知道陆鸣所说的问题,他也曾注意过,以某个地方为测绘中心后,离得越远越难以精确。 只是他以为这是制图方法有缺陷导致的,没想到看起来如此完善的制图六体也解决不了。 “不知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富民侯可有解决的办法?” 张骞别无他法,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陆鸣身上,而且他有预感,陆鸣一定知道解决的办法,至少也能给他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否则陆鸣不会提出这个问题。 “不知道博望侯想过没有,咱们脚下的大地其实不是平的。”
第379章 制图六体(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