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散去。
唐天还是有点不自在地坐在客厅。
“唐大哥,不能这么便宜吴正,那可是好多钱。”
上官清儿低头整理着皮货,一副埋怨地说道。
“放心吧,到时会拿回来,搞不好会翻倍。”
唐天依旧笑呵呵地看着上官姑娘。
“得了吧,吴正是什么人,吴家是什么人,能不报复我们就不错了,你还是小心点吧,吴家权势大着呢?”
就个村长的儿子,不信还阴不了他,走着瞧。
这货没把上官清儿的话放在心上,看着客厅中间挂着一首王勃的“腾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天最喜欢的一句诗,就是这副书法与陈旧的木屋及不相称。
“谢谢小生,听清儿说,小生叫唐天。”
一个老者说道。
这货急忙站起身答说:“老人家,我要感谢上官姑娘的救命之恩,要是没有他我还有命吗”
这货见老人不在说话,自己很尴尬地坐下。
早已习惯地把脚放在凳角之上,又慢慢放下来。
极力地装得一本正经地端正地坐着。
“爷爷,我出去这两天,大家都开始忙着犁地,是不是准备播种。”
“上官姑娘,我可以帮你去犁地耕田的,这个我可以。”
这货重点强调他会耕田,生怕上官清儿怀疑他不会耕田。
上官清儿算是瞟了一眼唐天,对着爷爷说道:“爷爷,我们先到地边看看。”
唐天和上官清儿来到山间的开阔地。
这货后世生在北方,大体知道北方多种麦子。
北方干旱缺水,没办法大面积种植水稻,后来有了机井才开始引种水稻,解决北方人吃米的问题。
“上官姑娘,好大的一片地,你们家有多少!”
“一亩平地,一分坡地,还一分山地。”
“多少,这么少。”
这货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么一片地近百亩,上官家居然仅有一亩。
“这有什么,我们家不算是村里最少的,有的人家连地都没有,以前我们家里地很多,后来家里人丁少了,也没有人打理,吴家就找了些明目,占了很多地。”
上官清儿很自然地说。
我去,真是万恶的旧社会,哪都有地主老财。
“这么少的地,你们怎么生活。”
“别想这么多,村里人都是这样活着。”
上官清儿指着山脚下最平整的一块地。
唐天看着地块。
心情复杂。
看来自己还真是没有看懂这一亩二分地。
“唐大哥,你先跟我去打柴。”
上官清儿递给唐天一把柴刀。
砍柴!
唐天没砍过柴,就连柴刀也是自己第一次见。
“哎,唐大哥,你做什么去呀!”清儿看着唐天。
“不是去砍柴吗?”
这货拿着柴刀在空中比划两下,装得跟砍过柴一样,而且还摆了一人poss。
“噗!”
“先把扁担拿上。”
清儿笑着递过扁担。
这个家伙不是连砍柴都不会吧,真是不知道这个家伙是怎么活过来的。
唐天知道自己外行了,不在自由发挥,只是跟着清儿走,生怕自己又出什么差子,让清儿笑话自己。
清儿手脚麻利,一捆柴捆得结结实实。
自已才砍了一半。
严格来说,连一半都没有。
后世哪里烧过柴,早用煤汽了。
“唐大哥,砍材要这样。”
上官清儿一边示范一边说。
“是呀,你砍的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