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不以为意地道“先生客气了,不过举手之劳而已。”随后相谈甚欢之下,候续拿出商队准备的食物,邀请秦烨共进。秦烨手里只有干粮,再多也不过一些粗制肉干,见候续拿出烘烤温热的馍与鲜香烤肉,食指大动之下也没有拒绝。
休憩足够,外边的雨不见减小,反有越来越大之势。
秦烨准备继续出发,候续的商队才刚刚将打湿的货物烘干,此时自然便滞留在四海亭中。与候续告别,收下他赠与的几个裹上烤肉的馍馍,大步踏入雨幕之中。
他的脚程很快,但他也没有用超出凡人许多的速度赶路。
是以天快要暗下之时,秦烨仍没能走到东莱城,在远远地看到一座建筑时,眼见天色不早,他便打算就此歇息一夜,明日再继续行路。走到近处,雨幕里看那庄子,隐约中似有一种阴森之气。细看那掉下一半,仅有另一半仍挂在门梁上的牌匾,只见上面写着“泰宁义庄”四字。
“原来是处义庄。”秦烨恍然,难怪此地给他阴气森森的感觉。
而且观那掉落牌匾,院墙大门失了一扇,另一扇也布满斑驳痕迹的模样,想来此处义庄都废弃多年。
“唔,”秦烨想着,“雨夜,废弃义庄,阴暗潮湿与断壁残垣——啧,倒也相得益彰。”随即抬腿入内。若是寻常人,见了这般气氛诡异的庄子,只怕早就远远躲开。不过秦烨艺高人胆大,连更为可怖的僵尸都亲见甚至斩杀过,区区阴森义庄,自是不放在眼中。
步入庄内,首先是一块空地。
原本此地应是用于祭祀、拜祭等活动场所,看地面痕迹,曾经应该铺有石板,不过废弃之后,那些石板被人取得七七八八,雨一下,便使场中泥泞一片。空地之后,便是义庄大堂。大堂开有八扇门,此时尚且完好的有五扇,堂内当先可以见到的是一座供台,供台上有座塑像,观其模样,有些像是地府阎君、判官之属。
“咦?”
还未踏足义庄大堂,秦烨敏锐的知觉便感知到其中响动,不由意外,想道“居然还有人同我一样,到这义庄里来借宿?”
好奇而入,义庄除了最外边供台之外,内里宽敞的区域,竟停放着为数不少的黑木棺材。从那棺材破旧模样而看,想来停放在此的年生许久,也不知其中究竟有没有尸骸。而供台的左面,那处有着完好大门的避风处,正有两个人影蹲在一处,对着一堆湿漉漉的柴禾忙碌,先前秦烨听到的动静,便是其中一人敲击火镰的声音。
且说那两个人,一老一少。老的须发皆白,根骨清奇,穿一身道袍,只观面貌形容矍铄,颇有几分出尘气质。只是想来淋了大雨之故,那老者浑身上下已然湿透,颔下胡须甚至能滴出水来,似此模样,秦烨绝不相信对方能生起火来。另一个年幼的,却是个粉雕玉琢般女娃,年纪五岁上下,模样十分机灵可爱,不过也淋了雨,湿漉漉的头发看起来可怜兮兮的,此时因为有些受冷,正双手环抱小小身躯,不住埋怨地嘀咕着什么。
两人警惕性极高,秦烨刚踏入义庄,他俩便一齐看了过来。
老者眼力极好,见到秦烨顿时心中惊讶,尤其看到对方浑身上限干燥整洁,更是不由得神情微凛。秦烨注意到了他,走了两步,当先打了稽首,道“两位,在下秦烨,途径此地天色已晚,便想在此借宿一晚,希望不会打扰。”
那老者回头与年幼女娃对视一眼,道“阁下是修道之士?”
秦烨自己也穿着道袍,自然没有隐藏,点头道“老先生所料不错,在下的确是修道之士。”那老者将他上下打量一遭,双眼中似有精光闪动,放下火镰,捻着胡须颇为自信地道“有如此气度,年纪轻轻便修道有成,若老夫没看错的话,你便是那号称正道第一的青云门下弟子?”
秦烨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奇道“老先生怎的猜到在下师承的?”